广东自贸区将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

2014-12-29  来源:南方日报  阅读:1359  [返回列表]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北京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国家战略,广东要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把国家层面的扩大开放、深化改革的战略意图,和地方加速发展、稳定经济结合起来,推动中国新一轮的高水平开放、高标准改革、高质量发展。 ??张燕生指出,从改革定位来看,中国是在用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简称FTA)倒逼新一轮的改革开放。而在自贸区的功能定位上,广东自贸试验区应该是中国应对泛太平洋伙伴关系(简称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简称TTIP)全球变局的高标准FTA试验区;同时也是粤港澳深度融合与发展的示范区。 ??自贸区不能光看面积大小 ??南方日报:你认为国务院提出在广东、天津、福建特定区域再设三个自贸试验区的初衷是什么?这三地之间各有什么侧重? ??张燕生:在上海自贸试验区运作一年有余后,国家再设三大自贸试验区,在战略层面上,可以理解为国家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赋予上述四大自贸试验区在经济新常态下,新一轮高水平开放、高标准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使命。 ??从区域布局来看,广东自贸试验区强调与港澳深度合作,福建自贸试验区重点面向台湾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则与京津冀一体化联系密切。但同时意义又不仅于此。以广东自贸试验区为例,广东既要加强与港澳的经济深度融合,更要参加到“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来。 ??南方日报:对于第二批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的具体范围,以及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扩展,外界非常关注,对此怎么看? ??张燕生:无论是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还是设立第二批的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都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其范围是按照国家总体战略部署要求来确定的,也是需要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 ??对于广东自贸试验区的面积范围,我认为不能光盯着范围大小、面积大小,而是要重点考虑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自贸试验区既要兼顾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在我看来,如果把范围划得很大,把湿地、山川、河流和湖泊等都纳入,意义不大。还不如将现有片区未来可开发建设的土地纳入,将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创新意义做好做实。 ??同时,自贸试验区范围还应该涵盖海关特殊监管区和非海关特殊监管区,以便同时兼顾货物贸易便利化和扩大服务领域开放。 ??推广自贸区迫在眉睫 ??南方日报: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一路一带”规划,而美国一直在主导推进TPP和TTIP,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如何评价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意义? ??张燕生:我们如果回看2008年7月的多哈回合谈判,各方互不让步,最终谈判破裂。而在此际,美国主导的区域性自由贸易体系悄然兴起。同一年,奥巴马宣布美国将启动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并同时敦促其他太平洋国家加入。在奥巴马的推动下,迄今TPP已包括了像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在内的12个国家;而美国和欧盟也正在推动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TTIP)和欧美贸易服务协定(TISA)。 ??可以说,全球新的国际贸易体系已经清晰可见,美国在亚太推动TPP,在大西洋和欧洲推动TTIP,日本和欧洲也在签订经济合作协定,这就形成了美国、日本、欧洲和中国这世界四大经济体中,有三大经济体之间都有相互开放的协议,唯独中国例外。 ??中国要想在未来的国际贸易规则中不被边缘化,就需要把高标准的一整套自由贸易区的游戏规则在境内一定范围内进行试验,将其变成倒逼我们高水平开放的压力,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全国战略意义。 ??南方日报:具体而言,第二批自贸试验区的落地,与中国正在加紧推动的自贸区战略有什么联系? ??张燕生: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力的重要平台。我们不能当旁观者、跟随者,而是要做参与者、引领者,善于通过自由贸易区建设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 ??目前,国家正以“一带一路”为中心,构建全球化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那么上海、广东、福建、天津的试点,很重要的意义就是要为国家打造新一轮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地。 ??比如上海的负面清单等体制机制的创新,正是为TPP谈判做铺垫的。虽然目前还没有谈成,但新加入的一些劳工标准、竞争中立、知识产权等方面,上海也在进行先行先试。再如服务贸易方面,TTIP谈的主要是中美的服务贸易,上海在此方面也进行了先行先试。所以我们做的自由贸易推进建设,整体上要跟我们的国际环境,和我们现在进行的中美投资贸易协定谈判,和东欧服务贸易谈判相结合。 ??总而言之,如何发挥经济影响力,全方位融入全球化,是中国自贸区建设中面临的新挑战。通过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的试验,将其变成倒逼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开放的压力,这是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价值所在。 ??粤港澳合作很重要 ??南方日报:广东自贸试验区可以“复制”上海自贸试验区的什么经验?又可以加入哪些“地方特点”? ??张燕生:此次新设的自贸试验区,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之后,对上海自贸区有大量借鉴,政策宽松的总体思路不变,但在职能上或有不同的指向。上海自贸区试点内容主要涉及六大领域,经过一年的探索,“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基本制度业已形成”。 ??面对全球大变局,广东要构建的自贸试验区体系,港澳是广东很重要的一张牌。 ??改革的前35年,广东通过粤港澳合作,在改革和发展的道路中走在了全国最前列。与此同时,也形成了一些路径依赖,比如嵌入到跨国公司的代工产业链中去。代工的缺点是没有创新体系,它不需要研发、设计、销售,只完成你所承担的工序就行。这种模式造成了今天的一些弊端。 ??那么,现在广东面向美国、欧洲进行引“智”,首先应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和鼓励本土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快速发展,提升其在国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使本土企业真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转型的强大动力,积极培育本土企业总部经济的形成和发展。 ??南方日报:怎么看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协议的签署与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关系?两者的叠加将带来哪些红利? ??张燕生:广东自贸试验区毗邻港澳,未来将在制度创新、贸易往来、金融创新等领域将紧密合作,对仓储、港口贸易、物流、加工制造、金融等领域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另外,前海深港合作区是广东自贸区最大亮点,其总体思路是利用粤港两地优势,进一步深化合作,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发展金融、信息、贸易、会计等现代服务,为现代物流、航运服务、供应链管理、创新金融等提供强有力支持。广东自贸区可以借助港澳成熟市场机制,快速与国际接轨,从区位环境、政策环境、产业环境、法律环境和创新环境等各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 ??我认为,广东自贸试验区如果能将港澳的优势与内地的优势相结合,将有望形成两岸四地加上国际全方位高端合作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