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天安数码城有限公司是专业的科技园开发与运营商,定位于发展中小民营科技企业,致力于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创新环境的构建,创造了“天安模式”,目前已进入全国扩张、模式复制阶段。
公司发展
天安数码城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广东深圳。二十余年来,天安数码城13座城市、14座产业园区,集团业务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圈为重点,并积极拓展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开发运营面积逾千万平方米。
经历了从工业园到工贸园,再从科技产业园到城市产业综合体的三次转型,并为进驻的企业提供金融扶持,每一个园区均打造了集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等为一体的投融资平台。
核心竞争力
天安数码城实现了金融、信息、产业和人才四大要素集聚,配合品牌塑造,形成天安数码城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经验
一、把握政府核心目标,结合市场需求,将自身定位为民营企业的加速器而不是孵化器
二、通过“配套齐全”和“统一招商管理”实现企业入驻
三、借鉴香港工业园的运营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流、人才流、信息流、金融流等,为企业节约运营成本,营造了良好的园区氛围
四、市场化的运营方式,优胜劣汰
产品体系
天安数码早期的建筑形态主要是工业厂房、公寓、工贸大厦等,1999年以后,天安数码城摆脱当初的工业工贸园,产品形态明显升级,目前天安数码城的主要项目也是在这个阶段落成的。
在此基础上天安数码城将产品做了创造性的细分,具体分为城市型科技园、生态型科技园区和主题产业园。
其中,主题产业园是天安数码城的第四代最新产品,主题产业园的建设具备主题明确、科技支撑、助力企业、服务城市四大要素。
盈利模式
就单个天安数码城项目而言,园区的盈利模式分为短、中、长三条线。
案例分析一:天安民营科技园(天安数码城)
一、项目信息
天安数码城模式由此诞生,并成为业界推崇的成功科技地产开发模式,其后在东莞、佛山和广州等城市进行了成功复制。
位置 |
深圳市福田区车公庙片区深南大道与香蜜湖路交汇处东南角(环CBD地带) |
规模 |
占地30万㎡,总建面90万㎡ |
功能分区 |
高科技产业园区50万平方米,高级住宅 23万平方米,公寓 6万平方米,商业及配套设施 4万平方米 |
运营商 |
天安数码城(集团)有限公司 |
开发模式 |
合资开发——由深圳市泰然集团与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合作开发方式为一方出地(泰然),一方建设并管理(天安) |
配套 |
住宅、公寓、商业、银行、餐饮 |
主导产业 |
通讯及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创意产业和金融服务四大主导产业 |
服务企业 |
广告、资讯等中介企业 |
成果 |
中小民营科技企业成长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入驻企业达1600家,员工5万多名。 |
荣誉 |
首个国家级民营科技园 中国创新科技园区开发模式 全国十佳民营科技园区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奖 …… |
二、物业功能配比
产品类型:科技开发基地50万平方米,高级住宅23万平方米,公寓6万平方米,商业及配套设施4万平方米。
软件方面:多为创业成长型企业,目前,进入园区企业品牌较好。
三、进驻企业及产业情况
园区入驻企业达1600家,员工5万多名,国家、省、市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8家,总部型企业占园区企业数量的61%;
以通讯电子类企业居多,部分广告、咨询等中介服务型企业入驻,自身形成完整产业链,其中纯生产加工型企业仅占总企业数的1%-2%。
案例分析二:龙岗天安数码城
一、项目信息
龙岗天安数码新城占地1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是产业聚集,商务自我中心化的产业综合体,是对龙岗产业的聚集和提升。
规划面积 |
占地面积12万㎡,建筑面积50万㎡ |
土地用途 |
工业用地( shopping mall部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为商品房性质,80%可分割销售,20%持有。据开发商介绍,该项目原为烂尾项目,天安接手前与区政府约定好可分割销售比例(签订土地出让补充协议的形式),并由吕锐鋒市长亲自特批。 |
开发商 |
深圳市龙岗天安数码新城有限公司 |
项目发展 |
天安城市产业综合体模式: 产业:写字楼式产业载体 商务:金融服务、会展会议、精品酒店 交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专业中介、企业家俱乐部 生活:Shopping mall、风情街、餐饮、购物、休闲、娱乐 |
租售比例 |
80%销售:集中在3楼以上写字楼部分,售后部分可出租 20%租赁:集中在1-2楼商业配套部分 |
二、物业功能配比
综合化的产品规划,完善的产业配套,直接降低了入驻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商务沟通的效率
三、进驻企业及产业情况
企业空间聚集形成上中下游的完善产业链,科技型研发办公的园区定位带动了科技企业集中入驻,企业集聚效应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