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导读】工业区更新项目案例导读

2014-12-30  撰写人:华房数据  阅读:2823

   从改革开放始,中国快速推进工业化发展已经近40年,全国各地都存在工业区更新的需求,特别是对存在于城市核心区的工业区来说,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由过去的边远郊区逐渐演变是城市核心区,租金不断上涨,工业企业难以承担不断上涨的租金压力,企业在不断外迁。同时,工业区的现状也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需要,无法体现城市核心区的城市价值,亟需改造升级。

基于这样的事实,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一批工业区改造的项目,以适应新形势下企业、城市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一线城市,工业区改造成为产业升级、释放更广阔的产业空间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其中深圳有华侨城OCT、北京有798等。本文将以深圳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园为例,介绍工业区更新的案例经验。

经济发展背景

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深圳市作为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增加,到1992年,深圳城市化率已经高达85%,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城市化率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人口红利不断释放的过程,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多样化的需求也必将不断释放,娱乐休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经济发展上则是深圳第三产业产值不断增加,占比不断提高,到1993年深圳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已经达到50%左右,与第二产业产值旗鼓相当,形成双轮驱动的模式。

城市发展背景

随着城市发展,深圳城市的城市功能被不断拓展开来,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从罗湖区开始,毗邻香港,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的区域之一,商业随后繁荣,形成深圳经济发展的第一极。随后深圳市开始了福田区的规划、开发与建设,行政、商务、文化的需求不断得到释放与满足,城市经济主要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形成了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第二极;而华侨城世界之窗、锦绣中华和欢乐谷的建设,则启动了深圳城市发展的第三集,奠定了区域都是文化休闲区的地位。

项目发展背景

经济和城市的发展为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园的发展奠定了极好的需求基础,成为项目改造的重要驱动力。

OCT-LOFT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园位于深圳华侨城原东部工业区内,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左右,建筑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分为南北两区。项目北临深南大道,交通便利。项目更新改造前,周边已经建成天鹅堡等高尚住区、世界之窗、欢乐谷、民俗文化村等极具特区的旅游设施,而低矮的工业厂区显然已经无法适应区域的发展,更新改造城市发展的必然。

项目整体定位

利用区域丰富的工业文化底蕴和优秀的生态环境优势,打造深圳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是“侨城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言深圳的城市文化名片。

项目成功的主要举措

一、新颖的规划设计理念,成功地打造了后工业时代的特色工作与生活空间。以“生长”为设计理念,强调分区置换改造,通过对空间功能的置换,使得工业厂房建筑焕发新的活力,如部分工业厂房置换为工作空间,部分工业厂房置换为LOFT形式的生活空间。在保留工业历史建筑上进行有机更新,采用新旧结合的手法,为旧空间注入新活力,变三维空间成为思维空间。

二、利用美术馆文化平台效应,为OCT-LOFT创意文化产业园提供发展、提供引擎动力。充分利用项目周边已经建设运营的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华美术馆的全方位艺术布局,举办各类艺术文化节、文化讲座等,如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创意节、当代雕塑艺术展等,为产业园提供宣传机会,提升园区的影响力。

三、OCT-LOFT融入深圳生活,园区内各类活动市民参与度高。以往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现象,艺术家或者设计师们在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思想,而缺乏沟通的思想表达更多的时候只停留在专业领域内供专家、学者欣赏。而OCT-LOFT融入深圳生活的举措使得产业园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交流的聚集地,带来了大量的人流,从而带动了OCT-LOFT商业的发展,驱动项目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