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人:李庆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现已结束,民生继续成为最热点的话题之一,李克强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环节,也全面彰显了国家政府对民生改革问题的高度重视。谈到民生,医疗问题首当其冲,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深度解读中提到的12个具有广阔前景的产业中,明确提到了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医疗康复护理产业全面迈入高速发展空间。
一、我国康复医疗市场需求现状
康复医疗供不应求:我国是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超过13亿的人口基数以及经济的发展和老龄化到来,带动了康复医疗巨大的需求。随着我国医改的逐渐深化,卫生部已经正式发布了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的通知,而作为百姓需求最为迫切的康复医疗正式国家优先鼓励民营资本进入的医疗领域。
我国目前残疾人已达到8502万人,其中5000多万人有康复需求。
按照国际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或者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时,即为老龄化社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年末,中国内地已有2亿60岁以上老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4%。到2020年,预计全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2.37%。
据联合国统计分析,从2051年到2100年间,迎接我国的将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4.37亿。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深,需要康复的老年人基数不断增大,据估算目前全国有7567万老年人需要康复服务治疗。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慢性病患者、亚健康人群和每年因车祸、疾病新增加的残疾患者需要康复治疗。庞大的需求催生了巨大的市场。
二、我国康复医疗体系现状
1、起步晚,发展不均衡:
西方康复机构已经发展建设了60多年,形成了完善的网络服务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我国相对起步较晚,总体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康复医院仅占全国各类医疗机构数量0.03%,其中城市占比0.15%,农村占比0.01% 。相比较而言,东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康复机构建设和康复医疗服务较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得较好;城市较农村发展得较好。
2、人才和技术匮乏:
各个机构对于康复人才的需求出现了“井喷式”的发展。我国目前需要类康复专业人员超过50万人,全国仅有40多所大中院校开展了康复相关专业,每年毕业生只有700多人。
按照国际水平测算:每10万人5名康复治疗师,我国康复医师比例仅十万分之0.4。
3、缺乏动力:
我国公立医疗仍处于解决基本医疗保障的阶段,医院的收入以手术、耗材、开药等为主,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治疗和床位周转率,对发展康复治疗缺乏足够动力。
从现状看,医保范围小、收费偏低是目前康复医院发展面对的最大瓶颈。以保障基本治疗为核心的医疗体系在康复类医保方面支付缺失;截至目前,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的康复项目仅有9项,包括运动疗法、偏瘫肢体综合训练、脑瘫肢体综合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疗法、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言语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范围过于狭小。
另外,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项目收费偏低,比如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的针灸,不论几针,每次只收费4元。
而私立康复医院相对较高的收费制约了很多康复客群的消费。
4、患者康复意识较低:
据专家调研显示,只有9.7%的患者和9.3%看护人表示很了解或比较了解康复治疗,78.3%患者表示未曾接受过康复治疗愿意到私人开设的诊所进行康复。患者和看护人比例仅为0.5%、1%。
三、我国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探析
2014年1月,国家卫计委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要求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本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举办康复医院;10月,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将加快建立综合医院、康复护理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合作、有序衔接的多元化康复护理体系。
其中,《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提出,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在鼓励社会资本开设康复机构的同时,还支持有条件的公立一、二级医院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不排除社会资本参与上述公立医院转型康复医院。
政策开闸使社会资本在近年密集涌入北京等特大型城市康复医疗市场,但是受消费意识、医保支付覆盖导致私立康复医院出现“一低一高”现象,即患者康复治疗意识偏低而定价偏高,阶段市场盈利能力不足少有成功案例,即使北京高端医疗康复机构和睦家康复医院在开业一年也尚未实现盈利。
因此创新康复医疗服务模式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打开康复医疗服务市场大门、提升社会康复医疗服务水平的解码器。
在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下,双向转诊、特许经营两种康复医疗医院建立和运营模式,具备操作可行性。
成功案例:
同时,从养老服务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上看,需求最为迫切的是细分领域当属康复护理。专业化的长期康复护理需求消费是刚性的,满足养老需求的核心是解决医疗护理需要,因此康复医疗和养老机构有机集合,是切入养老市场的不二选择,也是康复医疗持续运营和实现经济收益的切实之选。